(轉載) 美容美發亂象(三) 美容院里流行中醫治療
本新聞轉載自2014年9月5日的《遼寧法制報》,敬請周知。
電子版鏈接網址:
近日,記者對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普通的足療店、美容院甚至理發店打著中醫的旗號,提供針灸、刮痧等各種中醫治療,都成了用來吸引客人的噱頭,而且,這些非醫療機構多半向消費者承諾能改善疾病。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明確界定,上述行為均涉嫌非法行醫。
案例:針灸減肥背部多處冒血
黃女士是一家美容會館的高級VIP,平均每個月都要做保養兩至三次,最喜歡的是SPA、中藥熏蒸和針灸。一個星期前,該美容院推出“針灸減肥套餐”,宣傳稱不僅能減肥,還能養生,無需節食,無效退款。黃女士感到很心動,于是要求針灸師為自己做針灸減肥,可是一個療程下來不但肥沒減成,還時常出現頭昏眼花的癥狀。黃女士給家人看她的背部,家人嚇了一跳,她的背部被扎得滿是針眼而且多處冒血,黃女士有些害怕,于是找到美容院,可針灸師仍說,“沒事,這是正?,F象,針灸減肥,就算減不了也扎不壞。”
現狀:美容院進行中醫治療不是秘密
記者先后走訪了多家生活美容會所,均有包括中藥熏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繡眉在內的數個甚至是全部美容項目。其中一家保健美容機構大力推薦一種無痛中醫針灸減肥的方法,并聲稱這種減肥方法不手術、不節食、不疼痛、不反彈、不吃藥,一個療程就能減掉10至30斤,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一個療程為10次,每次收費150元,整個療程最多1500元。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私人美容院或診所里,針灸減肥的價格參差不齊,有的一個療程為300元,有的一個療程為400元,最低的還有200元的。在一家專業減肥的私人診所里,老板表示,針灸減肥收費為每人1000元,時間為一個月。而在一家裝修高檔的美容院里,營業員表示,針灸減肥最低也要3000元一個療程,記者表示太貴了,營業員解釋說,各美容院收費不同是因為針法不同,分單穴單針與單穴雙針,針法不同,效果也不同。當記者提出對于保健師資格的疑問時,對方則很“誠實”地回答:“不是醫生,但我們都是學中醫出身的,而且有很多年的經驗了,完全可以做,不用擔心。”
一家美容會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會所聘請的繡眉老師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業老師。對于該機構是否具備醫療美容資質,一名店員稱,繡眉只在皮膚表層進行,不需要醫療美容資質。
調查:都稱可以治療身體的毛病
在沈陽市和平區振興街的一家美容院,記者咨詢有無針灸項目,女店主十分熱情地表示這里什么針灸都可以做,不僅可以針灸減肥,還可以針灸豐胸,一個療程在1980元以上。
“我們的產品注重外用內調。外用的美容產品都是純中藥調制而成,內調采用的方法是通過中醫拔罐、刮痧舒通經絡以及精油按摩靜脈。”記者表示想看看美容項目價目表,女店主說,“你先看想要做哪種,價錢都可以商量的。”
女店主還介紹,她們一般根據顧客的皮膚和身體情況進行推薦:“拔一次罐70元,精油產品1680元,加上美容產品,大概10次收費3000多元。”見記者有些猶豫,她又插了一句,“效果真的很明顯,很多顧客用了后,痛經、腰酸背痛等毛病都沒了。”
記者進店后,在房間里面看到幾張針灸床,床邊擺放著針灸的針具。而記者在美容院里走了一圈,沒有看到營業執照。對此,女店主說:“我們肯定有營業執照,只是沒有掛出來。”至于針灸師的執業醫師證,她則說:“我們這里的人都懂針灸,我的證件放在別的地方了,不方便出示。”
經常光顧這家美容院的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住附近,差不多一兩個星期就會來做一個套餐,“帶孩子太累了,我都是選一個套餐做,就當是休息放松了。”至于美容師是否具有針灸資質,這位女士表示并不在乎。
而在旁邊的一家足療城,記者同樣以消費者身份咨詢有無針灸、拔罐等服務。店員熱情介紹,這里什么服務都有,“如果你覺得腰背疼,可以選我們的套餐。套餐里什么都有,除了泡腳和腳底按摩,還有拔罐、艾灸,包你一整套做下來,身體什么毛病都能好。”
不過,也有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去年我也在她家做過,拔罐后很長時間紫印子下不去,而且后背總是火辣辣的疼,找店里他們也不管,只能自認倒霉了。”
揭秘:速成針灸技師如何“出爐”
記者在網上搜索“培訓針灸療法”后,發現沈陽有多家針灸培訓機構。記者撥打其中一個電話咨詢,一名女子告訴記者,針灸療法培訓,學期一個月,學費2000元。記者詢問能學到什么,她說:“就是人體經絡穴位,怎么下針,哪個穴位是有減肥效果的之類。非常簡單,小學學歷的人學完一個月都能直接上崗當針灸師。學完了還能給你發個證,是推拿按摩證,美容院、養生館什么的就看這個證,有證就行。”
在記者走訪的一家美容院里,招收學員的廣告常年貼著。記者以學習技術為名進行了暗訪。在店內公示的培訓價格表內,根據針法不同,培訓的價格分別為8000元到10000元不等,時間均為1個月。“這么短的時間能學會針灸?”對方表示,針灸主要是找準穴位和掌握技術,時間長短只是熟練問題。要是真想學,明天就過來吧,價錢什么的好商量。
在記者走訪的幾家美容機構和足療店里,記者詢問做針灸的師傅是不是科班畢業,有無相關證書時,前臺工作人員紛紛表示,這里的技師都是專業出身,“接受過正規培訓的,技術絕對沒問題。”
不過,黃女士對此卻不認同。“我以前每次去,都會和技師們聊天,她們大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姑娘,有的剛從老家過來,也沒什么學歷,有的只是初中畢業,怎么可能是中醫藥專業畢業生,更別說有職業醫師執照了。”
曾在某美容院工作過的美容師姚女士向記者揭示了其中的“奧妙”,“現在很多美容院和一些小的美容診所,都在推出中醫療法,都是成手的帶一個新人,基本半個月就能學成,學成了就可以進行針灸美容治療,其實這種做法是不負責任、也不安全的。前來接受治療的顧客大多都是聽接待人員的花言巧語,因此盲目接受治療,可是這對自身的安全有一定的隱患。而且美容院都不會告訴顧客什么時候才能達到效果,只會說人和人體質不一樣,建議減肥者多做幾個療程。其實,針灸美容并非人人適用,個別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盲目進行針灸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過敏體質的人、對酒精過敏的人,一般不適合針灸美容。有皮膚病或潰瘍的患者也不適合針灸美容。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最好不要進行針灸美容,而這些情況如果沒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法眼:非醫療機構針灸、刮痧系犯法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六部門的統一部署,在全國開展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此次行動對一些地方就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中有關中醫監督問題提出請示,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聯合發布批復作出回應。批復明確指出,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均屬于“非法行醫”。批復還稱,非醫療機構不得開具藥品處方,不得宣傳治療作用,不得給服務對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規定的中藥飲片,或《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規定禁用的中藥飲片。一旦有違規行為,應按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遼寧省美發美容行業協會會長程利國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衛生部2009年頒布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目錄》中,繡眉、文眼線、文唇線為美容外科一級項目,要求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一級綜合醫院和門診部,或設有醫療美容科的診所方才可開展。而中藥膳食美容法治療,以及針灸、刮痧、拔罐、中醫推拿等人們比較熟悉的美容項目同樣包括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目錄》之內。
程利國特別提示,凡是具有創傷性和侵入性的技術手法都屬于醫療美容范疇,進行這樣的診治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美容服務機構,在沒有正規資質的生活美容服務機構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很容易造成各種術后感染和創傷。一定要注意查看該機構是否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人員是否同時具有《醫師執業證》及《美容主診醫師證》。如消費者發現美容機構操作不規范或者超范圍經營等違法行為要及時進行舉報,以免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美容不成反遭毀容。市民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后一定要保留好病歷、診斷證明、收費憑證等相關資料,一旦發生因非法醫療美容引發的嚴重醫療損害事件,應該盡早向衛生、公安部門報案。
名詞解釋: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生活美容】是指運用手法技術、器械設備并借助化妝、美容、護膚等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對人體表面無創傷性、非入侵性的皮膚清潔、皮膚保養、化妝修飾等服務的行為。